发帖
评论
-
宝小贝 2015-03-27
[i=s] 本帖最后由 宝小贝 于 2015-3-27 10:49 编辑 极光——天女织彩霞在南极漫长而寂寞的越冬生活中,绚丽的极光是大自然馈赠给考察队员们的最好礼物。由于中山站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天穿越两次极光带,是世界上进行极光观测的最佳场所之一。有时像一块巨大的银幕,照亮南极的夜空神奇的极光,状如一弯弧光,呈现淡绿、微红的色调 宛若一条绿色巨龙盘旋空中 美丽的极光,有时像一条瑰丽的彩带用来形容极光的词很多,但无论用哪一个都难以表达出极光的神奇和美妙,也是南极最为瑰丽的景色。在南极的漫漫长夜,有时几乎整个天空都是一幅南极光的美妙景象,
回复(0)
-
宝小贝 2015-03-27
[i=s] 本帖最后由 宝小贝 于 2015-3-27 10:07 编辑 感谢各位甲友对我的帖子的关注,你们的关注就是我最大动力!! 今天给大家分享来自南极的极昼、极夜、极光的极致诱惑!保证你没见过! 是的,正是这些极致的魅力,为南极披上了一层不可替代、绝世而独的迷人面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南极一睹芳容。今年2月,我们抵达了南极,开展第31次南极科考。如果说艰苦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让我们遥思远方的家乡和亲人,那么,来自极昼、极夜、极光的极致诱惑,也让我们感叹南极魅力的不可抵挡。南极的极昼,朦胧的粉红色极昼、极夜——想说爱你不容易 每年11月——来年3月,是南极的暖季,会出现极昼现象;4月——10月,为寒季,会出现极夜现象。极昼期间,也是南极一年中天气最好的季节。中山站处于南极普里兹湾的沿岸,从12月底开始,随着天气的升温,海冰渐渐开裂、变薄,其后是大片地碎裂,并露出蓝色的海水。而从内陆冰盖边缘极目远眺,则会看到一片**,湛蓝的海面上漂浮着点点浮冰。 迟迟不肯降落的太阳,用它的执着,画出了一道微笑着的“日不落”曲线 科考队员们在极昼时“日夜抢工”极昼的到来,取消了日夜的更替,也打乱了队员此前规律的作息生活。但极昼带来的好处就是考察队可以利用一天24小时的白天尽快开展科考和建设工作。为了让队员们能安心睡觉,中山站宿舍内的窗帘都比较厚实,不透光,可以说“拉上窗帘就是天黑”。极昼结束,每天黑夜的时间越来越长,直至最后全是黑夜,极夜也就开始了。据推算,今年5月27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将正式进入极夜。那时一天24小时都不会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连续52天,除了正午时分天空中会露出些微的曙光,一天会有20多个小时星星在黑暗的夜空中闪烁。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封闭的空间,使人容易产生一种无依无靠、寻求帮助而不得的心理上的孤僻感。再加上缺乏阳光和新鲜蔬菜,一些队员会出现缺钙和缺乏维生素的症状,极夜期间队员将承受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
回复(0)
-
半夏微凉 2015-03-25
期待后续报道:victory
回复(0)
-
宝小贝 2015-03-24
平均温度在零下25度,天气确实给设备施工和维修带来很多麻烦,方法肯定比困难多!日常咱们在国内施工条件也都不好嘛 ,都能把活干好,加油兄弟!
回复(0)
-
宝小贝 2015-03-24
帖子更新中,谢谢关注!
回复(0)
-
宝小贝 2015-03-24
吃吃喝喝也是蛮“拼”的由于南极是唯一一个没有人类居住的大陆,所以,一到了那个地方,哪怕不是同一个国家的科考队,彼此的关系也是特别亲近的,自然难免会发生“拼桌”、“蹭饭”的故事。我听队友说,有一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中山站的队员们都是跟俄罗斯进步站的队员一同欢度的。话说,一旦遇到俄罗斯的节日,咱们中山站的队员也会“顶风冒雪”跋涉过去陪人家过。开着坦克来“蹭饭”,想想就醉了红的和白的,哥们,先整哪一个?用筷子夹虾仁,对金发碧眼的老外来说,so easy! 赶上其他国家的节日,我们的科考队员也会跋涉到别人的驻地,陪人家过节小企鹅,你们是已经在“蹭饭”的路上了吗? 记得那年国庆节当天傍晚六点钟,进步站前来参加晚宴队员们,分乘一辆大四轮(又称怪兽)和一辆老式坦克来到中山站的综合楼。宴会上两站队员喜笑颜开,非常开心。在那个人类总量不超过三位数的地方,见过一次就不会忘,更何况吃吃喝喝那么多次的人,大家早就是老朋友了,见面就互相握手拥抱。席间,站长还送给进步站站长插好的一面小国旗和一打篮球作为纪念。与国外友人一同欢度国庆节 虽然站上全是老爷们,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要为女同胞们庆祝节日。 “中山站欢度三八妇女节”几个大字,赤裸裸地表达了他们对媳妇的想念。 在南极,工作很辛苦,饮食条件很有限。但是,在有限的条件下,队员们创造了无穷的快乐和无数难忘的回忆,这一切都是我们一生难忘的。
回复(0)
-
宝小贝 2015-03-24
靠海却不能吃海南极,海冰面积约1944万平方公里。尽管出门就是海,科考队队员们想在这里吃上一顿海鲜,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海鲜只有过节才有得吃!竟然都是从国内或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补给的! 休息的时候,钻冰钓鱼也是相当有趣的。 如此可爱的小生命,谁会忍心伤害它们呢? 嗨!小海豹,你吃饭了吗?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系统,所有科考队队员们都不去捕捞南极的海鲜,哪怕那些海鲜已经“傻”到主动“上钩”的地步,队员们也会嘴下留情。毕竟这里是人间最后一方未被污染的净土,队员们都怀着一颗“爱护地球,人人有责”的善良之心,身体力行地呵护着南极的一切。
回复(0)
-
宝小贝 2015-03-24
[i=s] 本帖最后由 宝小贝 于 2015-3-24 19:02 编辑 食品种类丰富 蔬菜水果不管够在南极这种荒蛮之地,粮食和蔬菜是不可能自给自足的。考察队员的所有食品都必须从其他的大陆带来。考察站上的主食有米有面,副食品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蛋类、水果和新鲜蔬菜;第二类是速冻食品,包括速冻蔬菜、肉类、水产品、包子、饺子、馄饨;第三类是罐头食品;第四类是干菜,包括脱水蔬菜和黄花菜、木耳等;第五类是现场加工的副食品,比如豆腐和豆芽菜。作为整个副食品类,总的原则是易于保存、易于加工、维生素含量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包装考究且质量好。由于水果和蔬菜保质期较短,很快就会被吃完。然而一旦吃完了,队员们会很长时间见不到水果和蔬菜的影儿。短暂的夏季一过,除去个别有飞机补给的考察站可以不定期得到一些蔬菜外,多数考察站都要自己解决蔬菜问题。咱们中山站的科考队员就通过温室无土栽培来种蔬菜,但数量有限。无土栽培的绿色蔬菜,在南极被视作珍宝 南极科考站竟然是个“超级商店” 各国的南极考察站上,都建有专用日用品、食品和饮料仓库,库存物质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可算得上南极的"超级商店"。目前,我国在南极站上的食品约有近20大类上100种之多。为了确保食品2-3年的用量,每天按人均的消耗量都要经过准确统计,也就是“算计着吃”。
回复(0)
-
宝小贝 2015-03-24
这几天忙,空隙时间整理一些资料,今天给甲友们分享一下我们在南极都吃啥! 在南极,因为条件有限,南极科考队的队员们有时会很累,有时会很寂寞,自然有时会很馋。柳工服务工程师林冰说,他会馋家里的螺狮粉,馋各种水灵灵的蔬菜和水果。在南极,因为条件有限,即便出门就是海,队员们想吃海鲜也没那么容易。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冰山和大海在南极真的到处都是,可就是一样都吃不得。在南极,因为条件有限,来自不同国家的南极科考队偶尔还会到邻居家“蹭饭”,欢乐祥和的场面堪称“世界大联欢”。 筵席即将开始,大快朵颐的时候到了 偶尔,在一个餐厅,会出现各色人种。大家为了科考聚集在南极,为了美食聚集在食堂。
回复(0)
-
宝小贝 2015-03-24
后续会陆续再更新一些所见所闻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