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评论
-
雁峰居士 2011-04-11
回复 24# 萌的装载机 有带先导的,叫500K-3,但不推出,带先导是50G,这款500K性能还不错
回复(0)
-
萌的装载机 2011-04-11
不带先导的?
回复(0)
-
雁峰居士 2011-04-10
500K 要卖到33万多,具体你要看是什么地方,
回复(0)
-
化龙鱼 2011-04-06
强烈支持徐工,中国机械行业领头羊啊。
:victory
回复(0)
-
雁峰居士 2011-04-06
顶,我有台徐工,也有台柳工,感觉柳工的变速箱不经搞,两年就搞了两次,50C狗屁,
回复(0)
-
我的徐工 2011-04-03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徐工叫好,因为徐工为行业进步做的事情多,跑的速度快;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为中国叫好,因为这个奋发有为的国家,这个快速崛起的民族,已经让世界感到了越来越大的震撼的力量,已经让世界感到中国对世界进步促进的震撼力量。 世界不属于历史,世界属于创新。
回复(0)
-
我的徐工 2011-04-03
1、1999年,徐工率先开发了中国第三代装载机 十二年前,也就是1999年,徐工率先开发了我国第三代装载机ZL50G,当时徐工这个产品的问世震惊了整个装载机行业,很多企业开始跟进,第二家企业先是在一款老机型上加了个先导,也叫ZL50G,但是整体各个方面与徐工50G差距很大,后来直到2001年,这家企业才做出与徐工50G类似的产品,仿的是卡特的结构,仍然叫ZL50G,后来大概在03年改了名字。 徐工50G对中国装载机行业的技术贡献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推进了中国装载机的精细化制造。大家现在看徐工50G很平淡了,但是在上个世界90年代末能看到这种车,很多人都认为是徐工和国外合资的,不敢相信当时的中国能造出那样的车。 第二是在整机结构上,应用了“主铰接点对中设计”,整机行驶时前后轮轮迹重合,降低轮胎磨损,消除前后轮的内部功率消耗。 第三是在成功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比如:先导操纵、转向液压缓冲、电子监控、自动放平、机罩整体自动开启、集中润滑(高配)、独立散热(高配)等等。 现在,除了转向液压缓冲只有徐工在用外,整机结构和其他技术,都被全行业在高端车型上普遍采纳。 现在看徐工50G平淡无奇了,但是10年前,谁看到这种车都会惊讶。 到现在为止,徐工50G连续10年保持出口量全国第一。 2、2004年,徐工率先开发了中国第一台“机器人化装载机” 继成功开发ZL50G之后,徐工于2004年成功开发了中国第一台“机器人化装载机”,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并通过国家验收,机器人化装载机,全行业列入863计划的,徐工是唯一一家。但是由于该产品太超前,成本过高,不具备市场推广的可能性,不过,从技术角度看,徐工把中国装载机技术推向了顶峰。 3、2010年,徐工再次发力,开发出中国第一台最大吨位——12吨级别装载机LW1200K 这不仅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吨位的装载机,也是唯一一台成功用于实际作业的大吨位装载机,现在这台车已在港口运行了2个多月,和众多进口车同场竞技,这在国产超大吨位机型中也是个奇迹(一次开发成功,连续高负荷工作)。国内还没有第二家企业能够做到。 4、徐工率先引进国际一流的挖机技术并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 关于挖机产品,徐工在国内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让徐工最早领悟了工程机械之王——挖机的制造经验,为后来挖机的独立制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同时,具备了冲击国际顶尖(或者叫冷门、偏门也罢)挖机技术的实力,徐工步履式挖机ET110在中国的问世即说明这一点。至少徐工有能力制造了,其他品牌还没实现(我想国内每个挖机品牌都不会不希望拥有这种几近科幻的产品,至少它代表了制造能力和对国际顶级挖机技术的理解、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 国内品牌中,最近几年,在行业技术进步的里程碑中,还有谁能够拿出早于徐工的推动装载机行业进步的标志性技术内容。相信你们会看到徐工500KL的好处的
回复(0)
-
chancheren 2011-04-03
恭喜LZ获得2011年纸上谈兵奖,获此殊荣不知有何感想?
回复(0)
-
鄂尔多斯 2011-04-03
这机看着很是顺眼 只是没有适合的工况
回复(0)
-
qq46778623 2011-04-03
某些人就喜欢夸大其词 ! 空口白话就能把数据说清了吗?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