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评论
-
挖机的那些事 2015-06-03
{:2_36:}嘿嘿……
回复(0)
-
挖机的那些事 2015-06-03
{:3_54:}啊啊……
回复(0)
-
京东噶三结合 2015-06-02
今年的活不好干了呀。主要是习**抓贪官力度太大了,都不敢开发了了。
回复(0)
-
1223443855 2015-06-02
我们工人有力量
回复(0)
-
4轮C君 2015-06-02
此人只因天上有土上没。。。。。
回复(0)
-
半挂拖大挖 2015-06-02
继续呀,吊人胃口, 不地道啊
回复(0)
-
挖机大佬 2015-06-02
辛酸在不经意之中悄然流走。。。
回复(0)
-
挖机的那些事 2015-06-02
五年前也是这样一个乍暖还寒的阳春三月。窗外杨柳吐绿,燕鹊报春。正当刘洋清理好行李,准备南下东莞的头一天下午,他的父亲推开房门走进来,语重心长地劝他说,你还是不要去广东了,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是在家学一门手艺,也好找个媳妇……刘洋那年也才20岁,读完高中在外面混了3个年头。换了在城里,这个年纪的人还是个关象牙塔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的大学生。可在刘洋老家山沟里,他好几个同学都能抱着孩子拉着老婆的手逛街了。即便没娶媳妇的,该谈女朋友的也都谈女朋友了。刘洋在外面混了这么些年,女朋友没骗着一个。回家也没媒婆给介绍说亲,都怪自己没什么一技之长,家里住的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老祖宗留下的旧房子。说到底,那就是他家穷。 刘洋沉默不语。他父亲的这番话,之前也不是没人跟他讲过。他在东莞电子厂的一个同事,都30岁了,兢兢业业地干了十几年,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组长。这同事的老婆在老家带孩子,他自己就在东莞打拼。夫妻长年分居两地,苦楚和无奈自然不言而喻。他经常劝刘洋说,趁年轻就回家学个学艺吧,回家好好扎根。不论你在厂里干得多么轰轰烈烈,没有亲朋好友分享你的成功和喜悦,地还有什么意义呢?家乡的事业,才是自己的事业。 对于同事的忠告,刘洋并不是没有静下心思考过。他可以放弃厂里对于他来说还算得上优厚的待遇,放弃储干提升的机会,但是解甲归田他又能做什么呢?他的父亲是一个泥瓦匠,在他们那一辈是个吃香的手艺活,可到如今这年头,连养家糊口都困难。亲朋好友,也没有什么了的路子。既没有身家亿万的亲戚,也没有在中央任职的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身边随手一抓一大把,都是灰头土脸老实巴交的农民朋友。即便混到大城市里的,顶多只能算是个农民工。没关系没后台,一辈子呆在家,能有什么出息呢? 刘洋沉默无语,他父亲见状,叹了一口气,说,我再去找德江说说情,看他的机械上还收学徒不。说完就出去了。屋子里空荡荡的,破落的墙壁上都是大块大块脱落的石灰块,裸露出青灰色的砖头。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从窗前晃过,刘洋心里满不是滋味。 他父亲去找的那个人姓王,是他们村靠工程机械发家的大老板。按辈分来刘洋喊王德江叔叔。当然不是亲叔,八杆子打不到一块。这样叫,纯粹是高攀了。王德江和大多从当地农村走出去的老板们一样,也属于他们村洗脚上田半路从商的成功典范人物之一。90年代初,他开着一台标志着中国工业振兴飞腾的浓烟滚滚的手扶拖拉机,村前村后地帮人拉化肥,运稻草。后来他果然飞腾了,几年后七拼八凑借钱换了一台东风八后轮搞工程运输。全中国大兴土木百废待兴之时,他的后八轮起了本,又毅然抽身,分期买了他们全镇的第一台挖掘机。那时卡特200B刚出来没多久,像改革开放初期倍受宠爱的珠三角经济区,吸引了无数工程机械老板青睐的目光。卡特200B拖到村里挖鱼塘,近百万**的庞然大物在鱼塘半米深的淤泥里行走自如,全村人都围着看稀奇,王德江站在堤坝上指手划脚好不威风。十多年后的今天,他手里已经有挖掘机,压路机,堆土机和履带吊多种类的工程机械数十台之多。早在三年前,刘洋的父亲在年前趁王德江回乡过年的机会去找过他。那时候和刘洋一般大的男孩子读书少,初中没到头就跟着工程机械摸爬滚打。学徒的愣头小伙排队都排不过来。王德江的机械发展得快,无奈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跟不上来。村里八零后的后生如同洪水猛兽般成长起来,且不论跟不跟王德江同姓,张口闭口就叔叔姥爷,比毕福健都受人爱戴。以至于王德江的机械设备上一度人满为患,有的甚至一个师傅同时带两三个学徒。刘洋的父亲老实巴交不会说话,所以第一次去找王德江说情,得到的答复是:我安排好了再通知你。刘洋父亲心里恍惚着,好比现在的大学生求职者得到招聘单位相同的答复后的心情一样,忐忑不安。直到三年后,他还是没有得到王德江的回话。所以这一次,刘洋是没抱多大希望的,心想他父亲肯定又会灰溜溜地跑回来。 想不到不出十分钟,刘洋的父亲兴致冲冲地推开了刘洋房间的门,激动得语无伦次道,明天……说好了……你王叔今年又准备买一台新挖机……明天我就送你去他家…… 王德江在省城买了房子。刘洋父亲是从王德江住在村里的老母亲那里得到的消息。第二天刘洋就和他父亲一起去了王德江家,他住的“锦江苑”’小区有很多从老家进城打拼的挖机老板。他们住一块,业务上来往比较方便。关键的一点是,这个小区离停车场很近,方便机械维修和保养以及调动。 王德江留刘洋父子俩在他家吃了中饭。饭后刘洋父亲就说了两句托王德江的福,感谢关照之类的恭维话,其他时间就专听王德江天南地北地吹牛逼,吹嘘和某某单位领导关系如何铁如何硬之类的话。其中有一句话让刘洋终身难忘,那就是王德江陪一个单位领导喝酒,一个人硬硬喝下五瓶白云边,才将机械租用合同拿下来。难怪村里人都在背后叫王德江“王牛逼”,果然名至实归,不同凡响。之后刘洋也幻想过,要取得要王德想一样的成就,甚至赚得比他更多的钱。但前提条件是,要练就一张超越王德江,能把稻草吹成黄金,把死人吹活的三寸不烂之舌。在外面闯世界,没有一张利索的嘴皮子还真不行。 下午刘洋跟随王德江一起挖机销售公司提车。那家代理商卖的是日本的小松,也就是刘洋当时学徒的小松—7,和现在操作的虽是同一品牌设备,但却落后一个级别。好比中国的歼15和歼20,二代机和三代机的性能相隔一个档次。但是那个时候小松—8还没出厂,7型机已经是除卡特之外公认的王牌机了,可谓挖机中的战斗机啊。刘洋第一天学徒就从小松公司仓库里跟车出来,一切都是新的。全新的机身,一流的空调和音响,舒适的坐椅。往上面一躺,软棉棉的。刘洋笑得比周星驰还要酣畅淋漓豪情奔放。 刘洋第一年的学徒之路还算顺利。从打黄油开始,每天天不亮,早早起床,认真谨慎地做好把挖机动臂铲斗各个关节的基本保养工作。驾驶室里擦得一尘不染,四面玻璃清澈明亮。做完这些工作,他就将挖机开到油库旁边,加满柴油等着师傅开工。干活的时候,刘洋就蹲在工地附近的树荫下看着师傅操作,趁师傅下机上厕所或是工地管理人员不在现场的时候,偷偷钻到驾驶里过一下手瘾。不到一年的时间,挖掘机一般性的操作,刘洋基本上都掌握在手,师傅不在工地的时候,他就有机会独立上机操作,做一些简单的活。第二年他坚持了三个月,就跳槽独自闯荡江湖了。具体缘由,刘洋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他和师傅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还是自认为技术学到了家,还是想寻求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发展空间,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学徒期间,点点滴滴的往事,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像电影片断一样,经常在他闲暇之时不经意间从脑海浮现出来。那段时光虽然艰苦,但也充满乐趣,让人回味。
回复(0)
-
挖机的那些事 2015-06-02
过奖了过奖了,同道中人,写点东西共同分享吧
回复(0)
-
挖机的那些事 2015-06-02
就当是小说吧,不过文笔远远不到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