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网首页 铁甲论坛 谈谈三一,中联,柳工

发帖

评论

谈谈三一,中联,柳工

lingzhiboy 2010-10-07

1.1万 47

我也来谈谈三一,中联和柳工。

对于国产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关注研究的比较多,带工的企业,都属于老牌企业,徐工是中国起重机的龙头,市场份额40%左右,柳工是中国装载机的龙头,市场份额最大,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相信未来10年内无人能撼动柳工在装载机行业的地位;其它的工就不多说了,厦工,玉柴,常林,太原重工等企业设备技术落后,工艺落后,加之体制,企业经营和人才缺乏等问题,相信会越来越被边缘化。三一和中联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后期之秀,我相信中国工程机械的未来和希望全部寄托在这2家企业身上。为什么这么说,分析如下:

一,老牌工程企业的弊端我已经提到,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起步晚,技术落后,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仍然形成了徐工和柳工2家有特色,产品成熟,质量可靠的工程机械企业。虽然这2家企业分别是起重机和装载机产品的龙头,但这两家企业并没有形成齐全均衡的产业格局,产品单一,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徐工的土方机械,混凝土机械,环卫消防机械产品没有竞争力,柳工基本没有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和环卫消防机械产品。尤其是装载机行业,由于没有技术壁垒,行业进入门槛极低,基本所有的工程机械企业都能生产装载机,市场竞争及其激烈,导致产品利润极低,因此柳工很难成长为世界级的工程机械巨头。徐工产品丰富,但拳头产品只有起重机一种,但在工程机械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徐工已经远远的落后于三一和中联。企业包袱重,技术升级换代慢,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已经成为束缚徐工发展的瓶颈,起重机市场份额正在逐步被中联蚕食,我观察了近5年徐工起重机业务的发展情况,业务收入增长缓慢,市场份额逐年降低;而中联近5年起重机业务始终保持50%的增长速度,2009年中联重科起重机业务收入突破80亿,而徐工起重机业务收入为126亿;

在此我放一句话:3年内中联会代替徐工成为中国起重机行业的新领袖。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原因很简单:缺少技术创新,缺少产品质量的稳步升级。你去开开中联的起重机感受一下,不管是产品的操控性,产品质量,徐工已经远远的被甩在了后面。

休息一下,各位帮顶到50楼再写。
图片
全部评论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