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评论
图片
-
成安新机手 2013-09-24
接着
再抢我的地板
回复(0)
-
成安新机手 2013-09-24
我抢我的沙发
回复(0)
-
成安新机手 2013-09-24
二是要下大力气·抓大扶强。国内装载机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量和价格的竞争过渡到质量和品牌竞争,所以,要恢复和提高莱州装载机的品牌信誉和整体竞争力,只有抓大扶强,造出名牌。要以鲁工、莱工为龙头,组建装载机制造业企业集团,争取打造“中国小型装载机之都”。三是要下定决心,组建强有力的行业协会。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行业协会,就不能提升莱州小装的整体水平。如果因为产品质量或者管理不善造成安全事故,出现像“莱州大鳞鲆”一样的曝光事件,势必成为压垮莱州小装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前,沙河镇牵头成立了装载机行业协会,这远远不够。必须组建由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和领导的行业协会,统一标准,系统管理,引导企业提高质量、公平竞争。
回复(0)
-
成安新机手 2013-09-24
“一锤子买卖。”不管什么产品,都必须建立研发、制造、服务等一套完整的系统,如果没有一个系统作支撑,只能是一锤子买卖,形成不了产业。当前,莱州小装占据全国60%的市场,夺取这些市场的关键在于起步早,整个小装还处于买方市场阶段。最近两年来,由于装载机应用范围广,整个市场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小,莱州主机制造企业无限制增加,而新增加的产能基本上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并没有技术上新的突破、服务上新的措施,这就更加剧了竞争的残酷性。在莱州,一些比较大的装载机生产商对自己的产品质量都没信心,对自己的服务都没有保证,老市场相继失守,再以低廉的价格去开辟新市场,陷入了再丢失、再开辟恶性循环之中。当下,莱州小装企业在国内只能奋力开拓内蒙、青海、云贵等偏远地区的市场;在国外,只能开辟非洲、西亚、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一批产品出去后,根本没有实力保证质量,也没有能力跟踪服务,更没有决心做大做强自己的市场,最终都只能是一锤子买卖。 “挣得就是偷税漏税的钱。”为了应对市场的恶性竞争,获取应有的利润,在原材料成本、配件成本都做到最低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在避税上想办法,在偷漏税上下功夫。由于整个小装市场的销售对象大多是非正规产业活动单位,不需要正规税务发票,有的小企业和个体作坊没有财务账目,销售产品不开发票,根本不交税,大中型企业以每月2万元为基数缴纳固定税。2008年,莱州销售装载机9.7万台,收入40亿元,应收税款应在2亿元以上,但实际税收仅以千万元计,企业偷漏税行为异常严重。即使这样,许多企业的纯利也只有2-3%,一位企业老板直言不讳地说:“挣得就是偷税漏税的钱。” “技术工人都当爷爷供着。”随着沙河及周边乡镇小装制造企业的加盟者越来越多,人才需求加剧膨胀,各企业的人才之争不断扩大,相互挖人的现象不断出现。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可能一顿饭、一场酒就会被新开工的企业挖去,非正常的技术人才频繁流动,导致莱州整个装载机市场的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对企业稳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大多企业挖空心思、处心积虑挖人才、保人才、招人才,造成了“莱州最缺乏的就是有一定经验的技工人才”的表象。更可怕的是这一现象已经蔓延到销售领域,一些大企业有经验的销售人员手托几家、甚至几十家,不讲职业道德,不论产品质量,不管企业信誉,唯利是图,唯钱是亲,败坏了整个莱州装载机行业的信誉。 上述种种现象,都反映出莱州整个装载机产业大而不强、盈利水平较低、行业效益下滑、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链不完善、科技含量和品牌效应底下等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折射出莱州整个装载机行业gov监管缺失、市场竞争无序的本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莱州小拖拉机制造业铺天盖地、欣欣向荣,县属拖拉机厂就有几家,最后发展到镇镇造、村村造、家家造,遍地小拖作坊。在经历过貌似繁荣之后,短短的3-5年,莱州小拖终于全军覆没,至今30年,市场上再也不见莱州拖拉机的踪迹。自由市场经济的惩罚历来如此,不尊重市场经济法则必将为市场所淘汰。莱州小装潜存的危机与小拖的“繁荣”有着何其惊人相似的一幕。 目前,我国整个小型装载机行业还处于快速提升期,市场容量达120万台。国内像柳工、厦工、龙工、临工、徐工等大型企业凭借生产大型装载机的雄厚实力、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纷纷涉足小装行业。一些国外大企业如日本神钢、美国卡特彼勒对我国小装市场窥探已久,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以收购中国装载机制造企业的方式,加快了进入中国小装行业的步伐。这种变化趋势必将导致小装市场由现在数量和价格的恶性竞争转入质量和服务的良性竞争。不远的未来,我国小型装载机行业也必将进入一个理性的回归阶段。下决心、出重拳改变莱州产业深层次矛盾,改变产品“低端混战、高端失守”的格局,实现产业升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期。 面对莱州装载机市场gov监管缺失、市场无序竞争的混乱状态,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一是要出击重拳,规范市场。加大gov监管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假冒伪劣、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相关企业和作坊;严格按国家制造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坚决抑制低水平产能扩张和“高水平”重复建设;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依法维护税收秩序。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