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 械 行 业巨头三一重工再度陷入“间谍门”漩涡。国内多家网站论坛日前接连刊登一份“内部材料”,爆料三一重工窃取竞争对手商业机密,并称相关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抓捕。网上爆料是否属实?三一重工是否窃取竞争 对手商业机密?相关人员是否已被抓捕?《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随即赶往湖南长沙进行追踪采访。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涉事各方说法大相径庭。网传三一重工窃取对手商业机密两员工被刑拘11月15日下午2时,天空飘着小雨,入冬后的长沙县星沙镇三一工业城显得潮湿阴冷。和往常一样,上工时分,三一重工门口的两个保安正在忙碌地核查每一个进出员工的胸牌。一切井然有序。正是这样一个被称为“全球最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的企业,竟然卷入一场商业竞争“间谍案”的网络漩涡。11月13日,一则关于“三一重工涉嫌派遣间谍和技术手段窃取商业秘密”的爆料帖子开始在天涯论坛、百度贴吧、东方财富网股吧、猫扑网、互动中国论坛等各大网站和论坛扩散。这份9608左右字的材料中,每一个细节似乎都显得十分“翔实可信”。“2012年11月6日,三一重工市场部情 报 人 员 黄 镜明因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2012年11月9日,三一重工市场部副部长刘兵因涉嫌‘掩饰、隐瞒犯 罪 所 得 罪 ’,已相继被案发地的汉寿公安局刑事拘留。2012年11月5日,同案的甘翰宇被案发地的汉寿公安局移交长沙市公安局芙蓉分局监视居住,目前,此案正在调查中。”网帖称。网贴称,甘翰宇曾就职于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掌握可以登陆中联重科售后服务系统的帐号以及姓名等信息。按照网帖的描述,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因新洛普公司已于2009年10月被依法取缔,三一重工一方面请黑客组织入侵中联重科O A系统,一方面将黄镜明等大学毕业生招聘进入三一重工,以期重建情报系统。2012年5月9日至10月13日,三一重工员工黄镜明通过甘翰宇,采用技术手段获取中联重科混凝土服务管理系统登录权限,登录200多次,查询中联重科设备档案数万次,并将销售数据以及客户信息等发送给三一重工经营计划总部市场部副部长刘兵。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采用技术手段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外,根据网帖爆料,三一重工同时还策划并实施从湖南农业大学等本地高校的机械工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物色情报人员,经培训后指使他们参加中联重科校园招聘。“2012年2月至9月,三一重工安林等人多次要求混入中联重科的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生王上华等人提供中联重科商业秘密。”网帖中说。作为同属机械行业龙头的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双方竞争一直处于白热化状态,业内也流传着各种传闻。据了解,2007年到2009年之间,三一重工曾经被指涉嫌操控新洛普咨询公司来搜集窃取其他公司商业机密;2011年6月8日至27日,中联重科办公自动化(O A )系统频遭黑客攻击,大量商业秘密被窃,该事件也曾被指与三一重工有关。公安机关三缄其口三一重工断然否认究竟网传汉寿县公安局抓捕三一重工“工业间谍”一事是否属实?汉寿县公安局相关人员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的几次答复前后说法不一。第一次,15日上午9时许,记者致电经办此案的汉寿县公安局彭姓队长。“这事还有什么好说的吗?案子还在进行当中,要采访找我们政工室。”记者随后又致电参与此案的干警童顺。童顺说,“这事还在保密阶段,不方便透露,我们只是做事的,要采访找我们领导。”第二次,15日下午3时,记者致电汉寿县公安局政工室,该室负责人表示:“没听过这个案子”;当记者提出“是否向彭队长咨询一下”,该负责人稍后回电称“没有此事”。第三次,15日下午5时30分,记者冒雨来到汉寿县公安局。“我们问了你所说的经办此 案 的 相 关 人员,他们告诉我说对此事不清楚。”上午接电话的该局政工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追问“不清楚”是什么意思?究竟有没有对那几个人员进行抓捕?上述人士表示,“不清楚”一般是指案子还在进行当中,不方便透露案情。记者再问,能否了解一下这个案子进展到什么阶段了?该负责人称,像这种大案子如果要对外宣传,需要经过市局的批准和我们局长的批准。记者表示,明天再找局长了解相关情况。该负责人称,“局长明天有可能不在。”三一重工对此事的反应是断然否认。15日下午2时,记者来到三一重工采访。三一重工秩序井然,只是大门口的保安对陌生人异常警觉,经过一番周折,记者见到了三一重工宣传文化部部长陈志婷。陈志婷对记者的到来显得并不意外,“网上攻击我们的人有很多,我们也感到莫名其妙。”“公司已经注意到了网上的 这 个 帖 子 ,这是有人在恶意攻击、抹黑三一,我们也在等待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陈志婷告诉记者。另一当事方中联重科反应低调。一位接受采访的中层干部在记者承诺不透露姓名的前提下 , 介 绍 相 关情况,“我们在今年8月份左右,对我们的网络进行安全监测,发现有人恶意登陆,意识到发生了泄密事件,于是报案。公安部门当场抓住了两个人。”中联重科这位干部告诉记者,这个事情发生后我们进行内部自查,又发现了一些员工向三一方面提供资料的 情 况 。 至 于泄密带来的危害,这位干部坦言:“我给你举个例子,2010年的时候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当时被收买的是我们混凝土公司市场部负责人。混凝土板块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你想一下,我们混凝土方面的战略、市场布局、客户信息等等都被对方掌握,这对我们是个什么样的影响?更为恶劣的是,他们利用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毕业生刚走入社会就有这样一段噩梦,并且是污点伴随终生,这对他们个人、家庭的影响都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各方“众口不一”令这一事件愈发扑朔迷离,一场围绕商业竞争上演的“间谍门”也似乎演变成了“罗生门”。究竟真相如何,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