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通车,由此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建设铁路,美国也在1830年有了第一条铁路。
修建铁路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土方工程。为了提高生产率,蒸汽动力逐渐从纺织业和交通运输业走向了土方工业,替代了缓慢的人力畜力开挖的土方工程。
1835年,美国费城的铁路工程承包商威廉•奥的斯(Otis ),发明了世界第一台蒸汽铲,取名“费城”铲,2年后正式投入使用,并在4年后获得专利。从此,蒸汽动力以挖铲为切入点,正式进入工程机械行业
“费城”铲的设计比较简单,和起重机差不多的桅杆和大臂,装在大臂上的斗杆,蒸汽机驱动卷扬机通过链条和滑轮组提升或降下挖斗,负责伸缩斗杆的齿轮也靠链传动。两边各有一人用绳牵引实现大臂的回转,同时还负责操作斗门闩。整套装置包括锅炉安放在四轮铁路平车上,通过不断延伸铁轨实现带状开挖,比较适合铁路工程建设。人们一般称之为铁路铲。
毫无疑问,“费城”铲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当“费城”铲以人力和畜力无法企及的效率工作时,中国还是道光年间,而美国还没有开发西部,南方还在大量使用黑N。
“费城”铲的回转机构仅仅在前部吊杆的部分,回转角度有限,还得靠人力实现;蒸汽机功率也不大,挖掘力小,斗容也小,动作也不会很快;需要加煤加水,还需要不断铺设轨道,整体的效率是很低的,尽管还存在种种缺憾,但“费城”铲作为开山鼻祖建立了一个范本,至今在世界各大露天矿山里叱咤风云的巨型电铲,仍沿用着“费城”铲的基本形式。
1872年,改良后的“费城”铲在新泽西州建设铁路工程
遗憾的是奥的斯没等改进自己的设计便在1839年英年早逝,时年26岁,令人叹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奥的斯死后,“费城”铲的生产陷于停顿,直到奥的斯家族在19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重新生产,但产量很少
奥的斯的专利过期后,很多公司进入这一领域,此时各种建设对蒸汽铲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也就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蒸汽铲才进入黄金发展期,并不断得到改进。
这一时期,除了在大湖地区特别是俄亥俄州涌现了若干厂商外,英国和德国也有了自己的蒸汽铲厂商。这一时期,发达国家的铁路大规模建设已经完成或接近尾声,原本设计用来铁路建设的蒸汽铲被更多应用在运河、矿山等其他领域。
在19世纪末开凿曼彻斯特运河时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蒸汽铲了,到20世纪初开凿巴拿马运河时,蒸汽铲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得美国人能够完成法国人留下的烂摊子。这一时期典型的施工方式是,在蒸汽铲的轨道旁边平行铺设铁轨,出渣的小车由人力或畜力或蒸汽机车牵引
针对早期蒸汽铲的缺点,为了提高挖掘能力和效率,适应更大更艰难的工程,各厂商不断进行改进。蒸汽机功率不断加大,大臂和斗杆不断加长,斗容不断加大,体积和重量也相应增加,轮、轴数量也相应增加,但这还不够,底盘是个大问题。为了更灵活地挖掘,适应各种工作场合,19世纪80年代英国人发明了全回转装置,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被普遍采用。